行業新聞/ Industry news
記者日前從環保部權威人士處獲悉,為了防止相關部門和企業“雁過拔毛”,蠶食相關環保資金,目前環保部擬出臺《政府采購環境服務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征求意見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并報送,預計6月出臺。
記者了解到,納入到指導意見中的政府采購的環境公共服務,將包括城鄉生活廢水、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的單項或者一體化服務,城鄉區域河道水域、公園湖泊水質養護、城鄉植樹種草,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環保、城鄉公用土地的環境修復服務《意見》規定,政府購買環境服務將一律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獲得。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由地方政府“買單”大力建設的環境污染監測系統也將納入到改革領域,將由專業的機構建設和運行,政府資金將轉向按照效果來支付費用。
“實際上這是對地方政府環保投入方式進行了重新規劃和設定,從以前的進行基礎設施投入的‘過程買單’,轉向按照‘效果’來付費。除了更加合理的使用財政資金外,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放大財政環保投入資金的作用。”上述權威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環保部已經進行過多次調研,并且在北京、山東、河北等地進行了試點,除了嘗試新的合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外,一些地方政府也開始出售和剝離一部分環境服務類企業和資產。他向記者舉例說,過去地方政府要投入大量財政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包括污水處理廠的人員、運行的費用,以后的模式是,由社會資金籌建污水處理廠,企業成為政府的服務商,政府根據服務的效果來付費。
《關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2014年中央預算主要支出項目安排上,節能環保支出為2109.09億元,增長7.1%。不僅如此,環保治理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不少省份和地區擬向環保領域投入巨資。今年年初,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曾表示,北京將投入7600億元治理PM
2.5,并稱如果在2017年能夠實現天藍、水清、地綠的話,這個投入也值得。而上海市市長楊雄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4年,上海的環保投入將保持在全市生產總值的3%左右。
一方面,環保資金巨額投入,另一方面,資金的使用卻頻頻出現黑洞。其中,需要巨額資金投入的環保基礎建設已經成為審計問題頻發的“重災區”。
審計署對9個省市2010年度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專項資金審計中發現,13個單位將污水垃圾處理資金用于出借、股權投資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等支出,涉及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建設財政資金3308萬元、污水處理項目建設貸款10.03億元,占9個省市專項投入的6.14%。
此外,有些項目未達預期目標,造成嚴重的資產閑置、損失浪費現象。據審計署發布的《10個省1139個節能減排項目審計結果》顯示,部分已完工節能減排項目達不到預期的
節
能減排效果,涉及專項資金15.87億元。《關于環保領域34個利用國外貸款項目績效情況的審計結果》顯示,13個項目存在資產閑置或損失浪費現象,金額共計4
.3億元。
北京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林雙林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稱:“政府如果什么都管,難免導致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社會上有很多專業化的公司愿意提供服務,政府通過公開招投標購買環境服務,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服務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購買的時候要公開招標,確保競爭公平公正,防止出現腐敗、權力尋租等問題。”
事實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就已經明確指出,要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政府要購買公共服務產品,為社會提供優良的公共服務。財政部國庫司近期發布《關于推進和完善服務項目政府采購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政府向社會采購服務項目的具體分類。環境服務位列其中的第三類,即政府向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類別。
林雙林介紹道,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政府購買服務體系已經非常健全。“政府讓社會上的私人公司提供服務,同時也請一些私人公司監督,確保服務的質量。政府購買服務是改革的一個方向,主要是為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花一樣的錢,把事情辦得更好,或者辦更多的事。”林雙林稱。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即將出臺的指導意見中,除了包括可以購買環境服務的內容,還有引導產業的相關政策。比如,環境服務的投融資、環境服務收費、消除條塊分割、打破行業壁壘、稅收、建立企業提供環境服務的考核機制等。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