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Industry news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明確要求“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環境基礎設施是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保障,是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點關注的內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近日公開通報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5省的第三批典型案例,這5個典型案例均為一些地方環境基礎設施,特別是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存在的短板弱項。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開通報一些地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存在的短板弱項,旨在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助力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一些地方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存在短板,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
最近,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福建省發現,龍巖、泉州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問題突出,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其中,督察發現,龍巖市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工作不到位,老舊城區和40個城中村合計14.9平方公里區域雨污不分,占建成區總面積比例達20%以上,雨季大量污水下江入河。
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南省發現,洛陽、濮陽、信陽、駐馬店等市部分地區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不力,污水直排問題依然突出。其中,督察發現,洛陽市城區多座污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行,今年前8個月,瀍東、澗西、新區污水處理廠開啟溢流閘排污竟分別高達35次、36次、13次。
一些地方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運行管理不到位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海南省發現,海南省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不力,管網缺失嚴重。《海南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要求2020年完成133個污水處理項目,按期完成的僅50個,截至目前仍有10個未完成。其中,海口市江東新區水質凈化中心2022年1月建成投運,但建成以來長期“吃不飽”,計劃建設的66.9公里污水干管實際建成36公里,正常通水的僅6.9公里。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甘肅省發現,甘肅省黃河流域部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運行管理不到位,存在環境污染和環境安全風險隱患。其中,督察發現,2013年起蘭州市開發建設白道坪片區,目前片區入住人口已達6.5萬,日均用水量約1.7萬立方米,但至今未按規劃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廠,也未建設管網與其他污水處理廠連接,片區生活污水僅靠臨時設施收集處理,實際處理水量約0.7萬立方米/日。
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青海省發現,西寧、海東兩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歷史欠賬多,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排水管網中雨水、污水管道多處混接錯接,污水溢流或直排,影響周邊河流水質。督察發現,西寧市直到今年4月,才對主城區市政道路兩側的1897公里雨污管道開展排查,發現1419處雨污混接錯接問題,截至督察時,尚有1171處未完成改造;海東市直到今年7月才組織各縣區開展城鎮生活污水管網排查,發現雨污混接錯接問題924處,截至督察時才著手開始整治。
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還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并將其作為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水環境治理專家劉國華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和污水處理率大幅提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為我國改善水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這次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開通報的典型案例以及我們平時在各地的調查研究來看,應該認識到,一些地方當前的污水處理效率還不高,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不相符,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這一問題值得高度重視,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劉國華認為。
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開通報第三批5個典型案例后,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5省高度重視,積極推進邊督邊改。5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通過提出明確要求、現場調研督辦、召開專題會議推進等方式,大力推動督察整改工作。
專家建議,各地區各部門應嚴格落實《“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等各項任務要求,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系統協調、安全高效、節能低碳的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新格局。加大科研力度,實現傳統污水處理過程的提質增效和節能降耗。同時,創新實施模式,鼓勵推廣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運營。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易軍認為,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環境擴容能力,盤活存量環境資源,為經濟發展釋放更多環境容量,還將有力拉動投資、擴大需求、促進就業、推動經濟增長,助力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